每天早晨8點鐘左右,“中錦黨員志愿者服務隊”的微信群中都會更新一條騰訊文檔,統(tǒng)計著當天上班及用餐人員情況。這一條更新的文檔,如同一聲號角,黨員志愿者這一天的服務工作便以此開始。
中午12點,“中錦志愿紅”會準時出現(xiàn)在4樓華源餐廳,他們分散在餐廳一角,有序等待分餐。
由于公司人員較多,每天用餐人數(shù)多達100余人,需要四輛小推車才能裝下這100余份盒飯。剛開始,志愿者們按樓層在窗口領飯,但經(jīng)過一兩天的實踐,志愿者們發(fā)現(xiàn)這樣不僅效率低,還會造成餐廳窗口人員聚集,并且總數(shù)也容易出錯,在取餐時花費的時間越多,那意味著其他員工等待就餐的時間也就越長。為了讓同事們都能早一些吃上午飯,志愿者服務隊決定改進取餐流程。
黨員志愿者王琥同志在收到文檔的第一時間,將樓層、部門和人員再進行細分,一個樓層一頁紙,這樣的細分也為其他志愿者在分發(fā)時提供了方便。他們還收集了若干個干凈的紙箱,用來分裝盒飯,這樣不僅方便搬運,最主要的是能夠保溫。他們決定先在取餐窗口統(tǒng)一領取公司的所有盒飯,然后在餐廳超市門口再按樓層分發(fā),每個樓層由一名志愿者負責領餐并發(fā)放至每個員工手中。
從領餐到每個員工都能吃上熱乎乎的午飯,全程只花費不到15分鐘的時間。志愿者們用自己的責任心和愛心,延長了午飯的溫度?!包h徽紅”與“志愿紅”的融合,迸發(fā)出的力量,一定能夠早日戰(zhàn)勝疫情。